rucil
查了点资料
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策略:这个共同的问题就是 “如何不被即时快感控制,从而追求更重要的长远目标”。
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它们的异同:
核心关联:都与“多巴胺”和“自控”有关
多巴胺 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,它主要负责动机和期待,而不仅仅是快乐。当我们预期会得到奖励(比如刷到一个新视频、收到一个点赞、吃到甜食)时,大脑会释放多巴胺,驱动我们去行动以获取那个奖励。
无论是“延时满足”还是“多巴胺戒断”,其根本都是要干预这个由多巴胺驱动的“行动-即时奖励”循环,让我们从被动的欲望奴隶,变成主动的行为管理者。
相辅相成的关系:它们如何协同工作?
实际上,“多巴胺戒断”可以被看作是实现“延时满足”的一种有效准备或训练手段。
戒断为延迟提供基础:
如果你的大脑长期被短视频、垃圾食品、无限滚动的社交媒体这些高强度、低成本的多巴胺刺激所轰炸,你的兴奋阈值就会被拉得很高。在这种情况下,让你去为了“读完一本书”或“完成一个项目”这种低强度、高延迟的奖励而付出努力,会变得异常困难,因为你的大脑会觉得这“太无聊”、“回报太慢”。
多巴胺戒断通过强制“斋戒”,让你的大脑从过度刺激中恢复过来,重新变得敏感。这样,那些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成就(如学习、运动、创作)所带来的内源性满足感,才会重新变得有吸引力。
延迟是戒断的最终目的:
进行“多巴胺戒断”本身,就是一种极致的延时满足行为。你在当下放弃了所有容易获得的快感,忍受着无聊和不适,其长远目的就是为了重获对注意力的控制权,从而能够去追求那些更有价值的目标。
举个例子:
你想戒掉熬夜刷手机的习惯,用睡前时间学习一门新技能(这是“延时满足”的目标)。
但你发现一拿起书就犯困,手机却像有魔力一样吸引你。这时,你可以尝试在周末进行一次 “多巴胺戒断” :把手机关机,也不玩电脑游戏,只是看看书、散散步、整理房间。
经过一两天的“重置”,你可能会发现,大脑安静了下来,看书不再那么难以忍受,甚至能从中找到乐趣。这时,你再回到“睡前学习”这个延时满足的计划上时,就会容易得多。
总结
相同点:都旨在提升自控力,对抗即时诱惑,夺回对生活的主动权。
不同点:“延时满足”是战略,告诉你应该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;“多巴胺戒断”是战术,通过暂时清理干扰源,为你执行那个战略扫清神经层面的障碍。
感觉其实就可以看做是“目的”与“手段”的关系 核心思路是一致的 只不过战术战略上的区别罢了
我感觉我个人属于那种激素水平极低的那种人 很多时候我都不确定是不是还活着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我整个人激素水平给拉高 至于你说的分泌催产素的行为...催产素是什么东西?
至于锻炼 我其实并不是想问锻炼成果这方面的内容 而是生理层面上的开心 因为以前也看过类似的说法
在运动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内啡肽的物质,可以帮助人们合成体内的血清和多巴胺。 多巴胺是一种可以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,所以坚持运动,体内会分泌很多多巴胺和血清,会让人感到非常的开心快乐。 “这么不开心,去运动一会儿,出出汗就会好的”“别难过了,跑一跑就好了。”我曾经不怎么运动,每当心情不好时,家人总是提醒我。
但我从小到大 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在“运动”之后 感觉到心情舒畅的经历 所以想来问问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