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广州地铁可以粤语报站,那么上海地铁杭州地铁苏州地铁为什么不用本地方言报站?
桑桑桑
以前在美国的时候,我是支持这种"语言多样性"的论调的,我甚至认为这是文化包容的体现,事实上这也是美团不断在推动的东西,美团的政府服务已经开始提供西语和中文。
后来在欧洲十几个国家的旅居经历,让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180度大转弯,现在我是极端反对语言多样性,这种思想簡直是有毒的。
和很多左翼幻想的完全相反,语言不统一其实是导致民族割裂,市场竞争不充分,行政效率低,甚至是仇恨战争的根源。
就比如说伊拉姆斯,这个交換生项目的本意是促进欧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,让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一起上大學成为朋友,促进各族人民的互相理解。但这都是场面话,实际操作起来因为语言不通,西班牙人永远都是只和西班牙人小圈子围炉,根本就不和别人玩。
法国人也是,伊拉姆斯裡的法国人只要一多,立刻全员说法语,不会法语的人连话都插不上,两个德语区的瑞士人,因为法语没到可以顺畅沟通的地步也融不进去。而且这些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英语水平都非常的差,聊天经常只能停留在一些small talk,要谈及自己想谈的话题的时候,就无法表达了。
这些小圈子只要一形成,就不再响应任何官方的社交活动,开始集体玩失踪,连伊拉姆斯搞的几天旅游都不参加,偏要自己人组团另外包个车去。甚至在wtsapp群裡面用本地語言完全無視別人,逼著organizer隔三差五就吊他們讓他們講英文。
连物理上把各國大學生混在一起,都实现不了相互交流,可想而知别的场景就更糟糕了。
欧盟花了很大的努力让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自由去其他国家讀書,成绩单做到了相互认可,还不需要交学费,方方面面的福利和本地學生同等待遇,但是可笑的是每个国家的大学都用自己的本地语言教学,导致各国政府谈来谈去的所有合作都不过是一纸空文,根本就没有可行性。
因为语言不通,导致到欧盟很多国家的居民是从小到大都待在自己的国家,只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,接受自己文化圈子内的信息。他去意大利旅游,和你越南去意大利旅游其实是一个性质的,都是游客,都是去比萨斜塔扶个塔。
更糟糕的是,因为语言不通,導致各个国家的民族隔阂越来越深,西北歐对東南欧各国充满歧视和偏见,就算长相上分辨不出来,只要你不说德语,德国人就不认为你是"自己人",就等於很多人對中東人的偏見一樣,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中東的朋友,所有對中東看法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幻想上面的。
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因为语言不通也充满障碍,欧盟开个会一份文件翻译二十几个语言,发言的要不就用着蹩脚的英文,说的那个人说不好,听的那个人听不懂,要不就靠翻译,这个沟通效率开会开一年都开不出什么结果。
欧盟一个精英商科项目的负责人曾经跟我说到,他设想的是歐洲不同国家的有志青年一起社交,建立信任,一起创业,这些年轻人将会是欧盟未來的核心竞争力。我当面没有直白地说出来,但是在我看來這真的他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夢境。
连交流都成问题,谈何建立信任呢?
编辑于 2024-10-18 00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