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迷虚拟世界的我的失败人生
小时候身体不好,上小学时又从乡下去了城里,于是在卧病在床或者没有玩伴的时候,我就养成了看书、看电视、胡思乱想的习惯。一般来说大人只会夸奖我看书(漫画除外),看电视并不会夸,又由于胡思乱想,做了不少淘气、离谱的事,经常被批评,所以慢慢我就做事越来越少,看书越来越多了,看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。看多了总觉得身边的小朋友都不太聪明的样子,这下更加没有玩伴了。当时最喜欢看的是各种野史、通俗史,不由得产生一些“是非成败转头空”的感慨,更加没有做事的动力了。
小时候虽然不怎么写作业,但成绩一直还不错,父母也就没有非常限制我看课外书。看书看到高中,还是忍不住看了一些父母一直深恶痛绝的二次元,还买了一些杂志、轻小说,后来大部分都被我爸烧了。但我觉得当时我看那些还是利大于弊的,因为我一向不怎么看当代通俗小说、电影电视剧,甚至新闻也不怎么看(小学五年级汶川地震后才逐渐看点新闻,之前我看央视十套“走近科学”之类的也不看新闻),二次元(非异世界题材的)反而是我当时看的最有现代社会生活气息的东西了;岛国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一面(“读空气”、潜规则什么的),也让一直嫌麻烦没有提升自己情商的我思考了很多,算是上了一课。(不过后来还是经常懒得思考,经常因为这个而吃亏。)
进了大学后,我获得了很多自由。本来也想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,结果很快就受挫了——大一的中秋假期,我去武汉看望一个高中同学,半路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推销员,他把自己说的非常可怜,马上都要吃不起饭那种,又许诺“免费体验”洗面还有什么的,于是我心一软,跟他往商场里走。走着走着我感觉不对了,怎么里面黑灯瞎火的。但我没有记路,又安慰自己“可能他说的是真的,为了省钱所以没开灯,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”云云,硬着头皮跟他进了一家店里,店里倒是格外亮堂(可能也是“心理战”的一环,故意制造一种反差)。一进去就让我躺在台子上,给我洗面,然后想方设法让我掏钱办会员买产品买套餐。我害怕不掏钱会发生更不好的事情(当时的场景下感觉被送到黑煤窑都有可能),只好花了八百买了最低档位的“产品”,赶紧走了。走的时候商场里面仍然黑灯瞎火的,我还不得不强颜欢笑跟他们问路才出了大门。
然后我就自闭了:读了那么多书,还是要上当;看了那么多英雄事迹,自己遇到事还是胆小懦弱;既然我不好意思当坏人,是不是进入社会只能上当受骗、被坏人宰割?……从此我越来越逃避现实,大学期间出门旅游,哪怕只是几公里外的市郊,都是父母、朋友、室友带我去的,我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去过;放假了我也不怎么打假期工,实在被父母说烦了才去打两天。我还沾沾自喜,觉得不出门省钱了,只要足够省钱,降低物质欲望,不打工也够了。生活变单调了,你就更容易沉迷在所剩无几的单调事情中。本来以为还像以前那样,随便学学就能考的不错,结果我沉迷网络,沉迷阅读,又沉迷于林林总总的琐事,自己的基础学业都学不进去了,留级一年又延毕一年,还是只拿到一个结业证。
从学校出来,我仍然没有改过自新。我已经习惯了在虚拟世界流连忘返、侃侃而谈,一触碰现实就胆怯消沉、好逸恶劳、得过且过;再加上很多情商问题我都嫌麻烦没有去想去做,以至于换了好多工作,都没有长久地做下来,甚至感觉可能待业在家更适合我的拖延症、懒癌。
昨天今天又被父亲训了话,准备先找一份搬运工的工作干干,不再逃避现实了。
父亲一直问我到底想干什么工作。我想起小时候大言不惭,想当思想家加文学家加科学家。但我当时没有说,其实上述三者也并非我最终的理想工作,我最想做的,其实是:能够发自内心戒掉大部分低级趣味,而不是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要“看开些”、“放得下”才能暂时戒掉。能相对自由、相对长时间地观察、理解这个世界并思考。哪怕只能观察和思考,无法干预这个世界,或者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做好事也可以。
如果能实现的话,大概就是最终极的逃避现实了。可惜实现不了,只能继续和现实打交道了。
2024年7月13日。